沈莹宝 |盛泽的绍兴人与会馆


来源: 江南时报

“盛泽自发祥始,就敞开胸怀接纳外来移民。……侨居盛泽较多的有康熙年

“盛泽自发祥始,就敞开胸怀接纳外来移民。明末以后,徽州、山西、金陵、山东、浙江等地的人时有迁至。……侨居盛泽较多的有康熙年间的山东兖州、济宁人,乾隆年间的徽州、宁波、绍兴人及嘉庆年间的济南人。”这是《盛泽镇志》中的一段话,点明了盛泽人口构成的一个特点。许多学者在论及盛泽时,也认为由于不断有移民迁入,因此盛泽的经济文化有着明显的开放性的特色。


(资料图片)

在外来移民中,绍兴人无疑是人数最多、居住较为集中的一个群体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,原籍绍兴的居民几乎占了总人口的四分之一。绍兴人大多刻苦耐劳,主要在盛泽从事耕作、印染、航运、装卸等体力消耗大的行业。

盛泽本地人善于织绸、经商,因此许多富裕的农户专事绸业,将农田租给或卖给绍兴人。在杨扇、东港、盛虹等一些村落,绍兴籍村民很多,随处能听到绍兴口音。而印染行业的炼坊、染坊、轴坊、踹坊,则完全为绍兴人所垄断,不仅作坊主是绍兴人,连学徒也只在绍兴籍子弟中招收。民国之初,诗人沈云所作的《盛湖竹枝词》中,有“饶他越客反为主,赢得人称小绍兴”之语。

(炼坊、染坊中的绍兴籍工人)

正因为如此,盛泽的宁绍会馆、华阳会馆和绍兴会馆也主要由绍兴籍人士所建。

宁绍会馆在目澜洲以南的海角湾(今目澜丝织厂内),建于乾隆三十二年(1767),由浙江宁波、绍兴两地商人捐资修建。因为会馆大殿上奉祀静安公张夏,故又称静安公祠。

张夏是萧山人,宋初任工部郎中,因治理萧山、钱塘两县的钱塘江海堤有功,被封为护堤侯,清雍正三年(1725)敕封静安公,绍兴一带的民众将他尊为水神,称他张老相公,历代立庙祀奉。

宁绍会馆为庙堂式建筑,有门楼、戏台、大殿,殿后为议事厅,另有办公、住宿等房舍,后部还有殡舍,用于寄放宁绍籍人士的棺木。

(目澜丝织厂)

宁绍会馆远离镇区,四周为农田,附近的农民常在会馆的场地上打谷,尘土飞扬,妨碍会馆日常活动。光绪六年(1880)冬,宁绍两郡会董公议勒石永禁,但收效甚微。至清末,会馆日渐破败,于是会董们议决,在荔枝街马家弄口建新馆。新馆面南,五开间加两厢房,单层,中间三间为议事厅,两侧厢房为办事用房,内有石板天井,自成院落,门额上有“宁绍会馆”四字。

海角湾的宁绍会馆后来被蔬菜大队作奶牛场使用,之后又改建为目澜丝织厂厂房。马家弄口的会馆房舍,1958年曾是“大炼钢铁”指挥部,后被新联丝织厂作库房用,现已被拆除。

华阳会馆在华阳街西口,建于乾隆年间,由盛泽染红坊绍兴籍商人集资公建,故而又名红花会馆。旧时,盛泽的染坊在染色上有明确的分工,专染红、黄等暖色的称染红坊,也称洋红坊;染湖绿等冷色的称湖白坊;专染黑色和灰色的称元浅坊,因所排废水呈墨色,故又称皂坊;其中洋红坊经济实力最强。

华阳会馆的大殿上奉祀华阳真逸陶弘景。陶弘景(456—536),字通明,自号华阳真逸,是南朝齐、梁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、炼丹家、医药学家。齐永明十年,他辞去官职,隐居于句容句曲山(今江苏茅山),创立道教上清派茅山宗。梁武帝即位后,多次派使者礼聘,他坚不出山。朝廷每有大事,常往咨询,当时人称“山中宰相”。陶弘景在炼丹的过程中,曾提炼出各种染料,可用来染绸布,因此被盛泽染坊业尊为祖师爷,供奉于会馆大殿上,会馆也由此而称之华阳真逸祠和陶隐君祠。

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1983年,华阳会馆为盛泽公社卫生院所在地;后来被拆除,改建为新生丝织厂丝绸大厦。

(盛泽公社卫生院)

绍兴会馆位于北大街(今舜湖中路)北侧的西庙内,是由练坊、染坊、轴坊、踹坊的绍兴籍劳工的行会所在地,始建年份不详。因为同治《盛湖志》中没有关于绍兴会馆的记载,故而它应该是同治之后所建。

绍兴籍劳工因财力不足,无力建造会馆,只能借用西庙内的房舍,作为叙谈、茶会、调解纠纷的场所,只有会馆之名,无实体建筑。

(西庙)

因为盛泽的绍兴人极多,因此绍兴人进入盛泽后很快就融入社群,成为新盛泽人,一般不会有外乡人的感觉。同时,绍兴的许多风俗习惯、饮食习惯,甚至某些方言也融入或影响着盛泽人的生活方式。

(图为作者沈莹宝 先生)

[责任编辑:]

网罗天下

最近更新